国际金融史工作坊暨《中国外资银行百年史(1845-1949)》新书发布会举办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9-22浏览次数:734


9月17日,国际金融史工作坊暨《中国外资银行百年史(1845-1949)》新书发布会在线上线下同步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承办,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40位学者出席。

新书发布会由188比分直播: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主持,远东出版社社长曹建编审、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校社科处处长董丽敏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系主任徐茂明教授分别致辞。

会议伊始,远东出版社社长曹建编审表示,宋佩玉教授的新书《中国外资银行百年史(1845-1949)》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著作,已列为2022年度“上海市重点图书”,出版以来一直稳居当当网新书榜的上榜图书,且多次进入新书榜的前50名,足以说明该著的社会影响力之大。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资料详实、研究深入。其中原始档案资料非常丰富,生动分析了外资银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等,为读者厘清了金融与实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刻画出外资银行在华百年兴衰史。二、方法创新、结论全面。通过历史资料和金融学理论充分结合,阐释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有力提升了外资银行在金融史领域的研究地位。三、论述有力、表现丰富。文字功底强,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收录了多家典藏机构的外资银行图片70余张,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陈恒教授首先对宋佩玉教授《中国外资银行百年史(1845-1949)》新书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国际金融史工作坊聚焦于全球金融史,希望通过新书发布会,深入讨论学校的学科发展是否可以有新的增长点,是否可以实现跨学科发展。第三,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学科体系从过去的110个一级学科增长到今天117个学科,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跨学科。希望宋佩玉教授等相关领域学者通过此次研讨会,把握机会,推动国际金融史研究领域的发展,拓宽学科发展的思路。

董丽敏教授代表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对宋佩玉教授和她的团队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认为此部著作是金融史著作之集大成者,体现了学术高度和学术厚度。同时,对远东出版社在此书编辑过程中倾注的心血表示致敬,也对莅临会议的线上线下领导专家,支持宋佩玉教授以及学校社科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学校的科研工作离不开学界专家的大力扶植,希望在未来的岁月当中,能够得到各位专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徐茂明梳理了宋佩玉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其研究脉络非常清晰,从早期的外汇市场研究,随后延伸到上海外资银行研究,到如今扩展到整个中国的外资银行研究。银行作为西方制度,进入中国社会,首先是和中国的政治、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往的研究大家可能关注到这一点。那么,银行和普通人、普通大众的生活关联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纳入到我们的视野。188比分直播这样专门的研究,将来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会议的第二个阶段国际金融史工作坊由复旦大学吴景平教授主持,与会专家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教授认为《中国外资银行百年史(1845-1949)》一书为学者们提供了学习百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进行金融活动和经营的途径,而对学术界而言,此书是一本具有代际特色的专著。他认为以下三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第一,外资银行在20年代中期的影响是否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国民政府对外的态度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如何把外资银行作为整体对待?除了是中外经济关系的纽带和对中国国内金融业务方面的指导,是否有更值得深挖的领域。第三,金融和货币之间的关系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贺水金研究员期待宋佩玉教授未来有188比分直播、更优秀、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她认为外资和中国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和合作的具体状貌,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此外外资银行挂牌中国汇率的问题可以放在国际市场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兰日旭教授认为这部著作进一步推动了学界对外资银行的研究,其中对外资银行百年分析的时间点划分上,如果延后至1956年外资银行退出历史舞台,研究脉络会更加完善。上海财经大学燕红忠教授认为从研究内容角度来说,外资银行十分独特,例如中国货币发行、票据清算、货币买卖以及外债等业务,还包括国别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贸易政治关系的演变。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侯中军表示该著还原外国在华银行百年以来的历史,为学者们继续研究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西南大学教授刘志英认为该著在内容框架呈现出外资银行百年来发展演变的大历史场景,史料扎实,让读者形成初步的宏观认识。同时涉及计量分析、图像史学,尤其计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史或者其他专史的重要特色。书中包含插图75幅,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这本书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安徽师范大学马陵合教授指出这部著作研究非常系统,框架十分清晰,为学者们今后深入研究外资银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国际视野看在华外资,甚至不限于在华问题,无论金融市场,还是金融市场的主要产品以及相应法规,都应有社会性的研究视角。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马军研究员认为该著系统阐述了西力东侵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与历届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讨论了以通货为核心的金融活动作为经济运作的脊骨、核心,起到了怎样重要的杠杆作用。从这一个角度而言,这便是中国金融史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特征和基本规律的要核和枢纽之一。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李新宽教授认为该著结构相当明晰,条理清楚,细节处理得当,图表相得益彰,跨学科性较强,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英资在华银行母国背景的分析,将更加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上海市档案馆何品副研究馆员分享了几点体会,他认为档案收集过程十分不易,尤其是涉外档案,存在难找、难搞、难懂三大问题。档案分散在国内外各个档案机构,部分机构持有的档案还未完全开发,外文档案资料利用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上海市档案馆彭晓亮研究馆员表示该著深度挖掘近代国人188比分直播外资银行的意识形态认知和民众心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的必读之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蒋杰副教授认为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不应该固步自封,历史研究本身就应该是打通中外局限,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自然而然的中外结合,这本书在这方面有很大突破。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徐昂助理研究员提出必须站在国际金融资本的角度,认识在中国金融史上出现的外资银行的历史,对于金融史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国际金融史角度进一步看待外资银行在华历史,这在研究层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现实意义上的重要性也是毫无疑问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雯菲讲师从世界史角度出发,介绍了在华法资银行档案分布情况,并分享了法国档案资料搜集的具体操作方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申浩编辑认为该著体系完整,内容翔实,研究层次深入,为不了解外资银行的读者提供了便捷途径。远东出版社陈占宏编辑与大家分享了著作出版的过程。在编辑过程中,精挑细选了70余张宝贵图片资料,更加真切地反映了外资银行在中国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一百多年发展历程。山西省社科院李卫民副研究员借写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出版的《金融战败》一书,谈国际金融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宋佩玉分享了这本著作源起到出版的整个历程。她认为,如果从国际金融史为研究角度考察,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首先,需要不断挖掘核心史料,对于与外资银行与近代中国相关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机构的档案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其次,从外资银行发行钞票的角度而言,外钞何时成为民族主义抨击的对象,需要原始文献资料予以支撑,才能厘清资本—帝国主义、现代化、两半社会等重要概念的发展与流变。第三,从金融监管的角度而言,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引起了学术界较多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近代华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对于外资银行监管研究相对较少。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时,受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形成的治外法权的保护,既不在中国政府注册,也不遵守中国法律。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序经营,外资银行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该国对于各自所属银行的监管。第四,从全球化视野中看金融史,自从威尼斯发行政府军事公债之后,中国和西方就走向了金融的大分流。1877年,汇丰银行承销了金额为500万两白银的中国政府首次国际融资,标志着中国政府与西方式主权债券重新连接起来,这可以算是金融的大合流。不仅是国际融资,还有国际汇兑等问题,实际都存在着中国金融汇入全球化的问题。国际融资、国际汇兑何以可能,如何进行,这种细节的讨论是国际金融史的本质所在,但研究远远不够,这主要还是因为资料的限制。希望此书的出版可以促进中国金融史的发展,也使中国金融史研究能有一个契机与国际金融史接轨,在全球化视野下,讨论近代中国与世界。

吴景平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认为,中国外资银行几个关键词当中,这里面“外”是绝对的概念,但更有相对的含义,“外”是在中国,就不是一般绝对意义的“外”,和中国无关的“外”。其次,如果“外”结合相关的情况、人、业务来说的话,外资的资,如果我们狭义理解为只是来自于外国,而且是外国公司、外国机构、外国政府、外国市场来的钱,这是一个理解。但实际上汇丰银行成立,其中就有华人,是多国共同发起投资,实际上其他货币投资,外资银行的“外”是相对的,特别是它的“资”,外国银行的资本也好,股票持有人,这也是一种意义的国际化。现在中国金融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依据国际化,所以外资相关的人员,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比如董事会的成员、监事会的成员。在中国历史上,钱是不分中外的,只要是真金白银,可以发挥货币的基本制度,无论这个银行发行还是其他的银行发行,中资还是外资都一样,说到底都是在市场上,在各种场合发挥货币的基本制度。无论在过往还是当下、今后,中外始终有别,区别不在于一个叫“中”,一个叫“外”。我们要打破外资银行的神秘,让它和普通大众贴近,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上下真功夫。

总体而言,本次工作坊以《中国外资银行百年史(1845-1949)》为切入点,将视线聚焦于中国一步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过程。通过这次发布会和工作坊,希望能够推动相关学者进行跨学科研究,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学者们或许观点大相径庭,角度各不相同,但这样的碰撞所产生的思想火花恰能展现历史学和金融学视野下国际金融史的独特魅力。


(供稿:社科处  摄影:陈炼  摄影:魏天宇)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