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2021文教结合项目,音乐学院举办“光启音乐大讲堂—上海城市音乐文化叙事”系列学术活动。12月1日,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主持人获得者,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获得者,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驻校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科带头人曹可凡,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原党委书记、著名节目主持人、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银奖得主、全国百佳电视节目主持人、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艺委会委员、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专家评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专家评委、第十一、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民权先后应邀来到音乐学院小音乐厅,接受“上海城市音乐文化叙事”访谈,访谈人是音乐学院宋小璐副教授。
下午16:00,曹可凡老师在访谈中首先梳理了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的早期发展历程。上海是受深受欧洲文化影响的城市,在上个世纪,上海租界作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接触的桥头堡,就有许多海外著名艺术家、国际乐团等来演出,也由此开始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使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的一部分造就了其包容、互补、普世的特点。不止是在音乐领域,上海的建筑也深受西方文化等影响,还有文学、美术等文化领域,上海的城市文化整体呈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接着,曹可凡老师以《可凡倾听》节目中的许多事例就如何做访谈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吸收,更是对方法的融会贯通,而如何做好访谈十分依靠这些方法的运用。在采访一个人之前,首先要对这个人有深入的了解,对被访者进行纵向与横向分析,不仅是个人性格、人生经历等纵向方面的了解,也要与其家人、朋友、同事等相结合,进行横向交错分析,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过程,但会让人愉快并享受其中;第二,作为采访者,能否在过程中受被访者的影响,学习、收获一些人生哲理也是很重要的。曹可凡老师谈及了前几天访谈喻恩泰,喻恩泰作为《武林外传》中饰演吕秀才的演员,在这部电视剧大爆之后“消失”在了娱乐圈,他没有如其他人所想的继续拍戏赚钱,而是选择了进修博士学位,为自己的演员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曹可凡老师也在这访谈中了解到他的人生态度,深受启发。由此可见,一个访谈的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而访谈完成后所能收获的也有很多。
最后,曹可凡老师聊到自己所做的文化访谈类节目《可凡倾听》,每年也会做一个汇总并出版同名书目,成书时每篇访谈都增添了提纲挈领的串联词和被访者的 8-10 幅照片,使文章更具整体感和可读性,也更便于读者了解一些名人的幕后故事。这是曹可凡老师所希望的通过不同的媒介、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给大家这些具有深度价值的访谈。
讲座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曹可凡老师对文化访谈认真、热爱的态度感染着在座的听众,相信同学们也都深受鼓舞,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当晚八时,张民权走进小音乐厅接受了学院宋小璐副教授的访谈。
张民权老师首先回忆了他在十八岁进入歌剧院当学管的经历,那时候上海只招十位学管,张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当时的上海在1977年恢复高考,上海的艺术院校在1978年才招聘的第一批大学生。在恢复高考以后,张民权老师开始进修学习,后回到歌剧院担任男高音,并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先后参演了《洪湖赤卫队》、《白毛女》、《江姐》、《仰天长啸》等歌剧。从张老师的讲述可以看出他非常热爱歌剧、热爱自己从事的岗位,虽然当时中国的教育条件很艰苦,但是张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最好,并获得了诸多荣誉。
随后,张民权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1993年2月14日第一次做主持人的经历。当时上海最早的一部谈话节目叫做“东方直播室”。有一次,因为临时原因缺少一个男主持人,所以让张民权老师在情人节那天临时做了一期节目,他虽然第一次主持谈话节目,但是面对台下观众的问题临危不惧,反应迅速,通过自己的学识和高情商将场面活跃了起来,并向观众讲解了“情人节”的来历,获得了极大的好评。正是因为这一场节目直播,使张民权老师步入了主持人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主持人。
之后,张民权老师从星广会谈到东方市民音乐会,从经典947聊到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谈及上海的古典音乐普及让188比分直播的人从走近古典音乐再到走进古典音乐,说到了这些年上海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人数在不断地增长。
“经典947”,这个平台是全国唯一一个播出经典音乐的电台,其中包括众多的古典音乐。之后他先后主持过《星期广播音乐会》、《中国乐坛》、《古典驿站》等节目,可以看出当时上海是集聚众多先进音乐文化的城市,是全中国最重视人民音乐素养的城市,所以这样一个城市也会孕育出众多优秀的、有修养的观众。
“上海辰山草地音乐节”,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志当时在任上海市市长时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也需要有一个像柏林森林音乐会一样的室外交响乐团。”虽然在举办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是音乐节最后在上海辰山成功举办,叫做“上海辰山草地音乐节”。为什么要叫“草地”音乐节,而不是“森林”音乐节,因为那时候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希望通过众多的音乐节提升中国人的音乐素养,逐渐喜欢上古典音乐。虽然此次音乐节是第一次尝试户外大型交响乐扩声,但是通过国外技术人员的帮助,更加丰富了经验。这次音乐节得到了韩正同志的高度认可,并亲自莅临现场,这对上海古典音乐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这次精彩的访谈,让大家认识到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实属不易,张民权老师也希望学生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出自己的价值。
(供稿:音乐学院 作者:秦阳、葛一昕、孙诚、陈媛 摄影:赵沁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