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暨188比分直播:数字人文中心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11-01浏览次数:1109

1027日,188比分直播: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举行“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

数字人文是一个学科吗?其独立的学科疆界该如何界定?学科化是数字人文的未来吗?半个多世纪以来,数字人文从萌芽,到如今在北美、欧洲、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遍地开花,数字人文科系、中心纷纷涌现,其日常运作机制及发展探索经验亟待总结检讨。至于与此相关的学科基础建设情况,社会需求与应用,学科范畴及其与一、二级学科之关系,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等问题,也同样值得深入探讨。会上,专家们从数字人文及其相关研究领域(包含人文学术、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的多方面思考出发,对上述重要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

会议伊始,查清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首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报告了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成立一周年的工作进展,及拟筹设数字人文二级学科的有关建设方案,吁请各位与会嘉宾在会上进行深入理论探讨的同时,也能对上师大数字人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其后,吴俊教授(南京大学)从技术、物理和理念三个角度切入对数字时代的文学、文化变革问题的思考,认为新技术、媒介的变革不仅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导致了人类观念的历史性变革,这种不确定性对传统的文学价值观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对数字人文进行充分定义和学科化的条件还不成熟,但这并不影响数字人文的学科化管理。

刘炜教授(上海图书馆)则指出,我们应该正式人文学术界对数字人文的诟病,即认为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不堪一击,目前并没有产生多少真正具有阐释力、颠覆性的成果。但数字人文学科化将促进其发展,并进一步指出数字人文学科化的三个方向:理论、方法和应用。此外,还对学科和专业进行了区分,指出学科是具有学术性的知识体系,专业偏向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课程组织形式。他认为数字人文更像是一个专业方向,在向学科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构建其自身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从而占据自身核心领域,形成独立的学科范式。

朱国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回应了刘教授的这一看法,认为在文学领域数字人文已有代表性成果出现,但同时也表达了其对运用计算机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会可能会使文学研究关注普遍性而忽视个人审美经验的独特性这一现象的担忧,并以“元宇宙”的发展为例,提出应该批判性地思考数字技术对人文、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冲击。

金波教授(上海大学)基于档案学研究背景,从交叉学科、学科创新、专业设置三方面对数字人文学科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将数字人文学科化首先要明确下述问题:数字与人文如何交叉?范式是什么?边界在哪里;其次,要注重技术应用和学科体系的完善;最后,要将数字人文正式列入专业目录。

龙向洋教授(复旦大学)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古籍数字化、书目数据整理及图书馆学研究经验,指出目前许多重要的古籍资源还没有被数字化,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人文数字化这一前提条件还有待发展,同时,他对数字人文学科化建设提出了注重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切实建议。

许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指出,在数字人文界,已有学者呼吁将“数字人文”拉回“计算人文”(强调计算性)的提议,因此数字人文的学科化要有明确的、创新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向,形成自然的学术共同体。许教授还分享了该校新文科建设和数字人文学科化工作进展,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需求保证了数字人文学良好的就业前景,助推了数字人文的学科化发展和建设。

陈昌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以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计量史学、计量风格学等领域的研究特性为例,对数字人文的学科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思考,但同时也强调数字人文学科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数字人文学科化也不能固守传统人文的学科范式,应该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跨语际的。他还表示,研究生院将全力支持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等工作。

张卫东教授(吉林大学)从共生、定位等角度表达了自己对数字人文学科建设这一问题的灼见。他强调数字技术、方法对人文研究的服务作用,指出应该明确学科分工,即数字学者帮助人文学者解脱繁琐的检索等技术层面的工作,更好、更高效地利用数字工具进行人文研究。此外,还应该考虑数字人文学术成果评价的重要性,即由数字学者和人文学者合作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何公平归属、如何发表和出版、如何被有效地评价。

张剑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回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汤勤福教授设立数字人文硕士招生方向,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古典文献、历史研究的拓荒之路,强调要重视数字人文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并提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历史系和中文系中都开设数字人文二级学科。

聂云霞教授(南昌大学)认为数字人文学科化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团队,二是培养目标和定位,三是学生的就业前景。她表示,上师大的数字人文研究、教学等工作,已在国内高校居于领先地位,目前其四梁八柱已经建成,未来希望它能越走越好。

戴建国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学”与“术”两方面强调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的天然联姻关系,并转达了校长袁雯教授对图书馆应积极对接学校数字人文工作布局、促进学校新文科建设的最新指示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对图书馆特藏与保护中心等部门,与数字人文中心展开持续、密切的合作研究、教学的信心。

张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表示,其所负责的计算机系、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将全力支持学校数字人文学科建设,并结合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经验,指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人文研究中具有广泛运用的可行性,当然,人文学者如何与计算机学者在不同的学术话语体系中形成共识,展开真正的合作研究和教学,仍有不少挑战。

吴夏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技术与学术关系的讨论入手,指出纸张、印刷术、信息检索的发明,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三个重要的转捩点,认为技术转变了人们的书写和思维方式,指出数字与人文并非相互取代,而是并行的关系,数字人文的发展也不会影响人文关怀。

郭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强调了数理科学、统计学等领域对于数字人文研究的支撑作用,及其在人文研究中得以应用的必要性,认为推动包括数字人文在内的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具有重大意义,并表示数理学院也将全力支持数字人文中心的发展及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等工作。

吕元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提出,数字人文的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满足传统学科的基础性需求,但这个阶段不会停留太长时间,也没有触及到人文学科的真正问题。第二个阶段才是数字人文的根本,也就是说真正切入人文学术、研究人文学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这是数字人文学科化需要重视的。

最后,查清华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大量富有可行性、前瞻性、反思性的意见建议,致以由衷的感谢,并指出:目前数字人文的学科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既需要在座专家、学者的关心和帮助,也更需要全体同仁以审慎、乐观的态度不懈努力,以使数字人文在中国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更为显著的进展。

本次会议由数字人文中心副主任王贺主持。会议还讨论了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建设方案等重要事宜。


(供稿、摄影:数字人文中心)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